东西问·龙年春节|杨小平:《太初历》为何恒定孟春正月为“一元之始”? ...

来自版块 问答
1032
0
编者按:
玉兔辞旧岁,金龙迎新春。中国十二生肖中,龙是唯一假造的神兽;中华传统文化中,龙是意蕴独特的符号。
甲辰龙年将至,中新社“东西问”自2月6日起推出“龙年春节”系列筹谋,从红山文化中龙的劈头到敦煌石窟中龙的演变,从一百多年前外国人怎样过春节到国内外中华儿女为何被称为“龙的传人”,探索龙年春节背后的文化味。敬请垂注。
中新社四川阆中2月9日电 题:《太初历》为何恒定孟春正月为“一元之始”?
——专访四川省落下闳研究会副会长、西华师范大学传授杨小平
中新社记者 贺劭清
春节是夏历新一年的开始,由上古期间的岁首祈年祭奠演变而来。固然中国过春节的习俗连续数千年,但毕竟哪一天才是“一元之始”,汉代之前并不同一。汉武帝时期,落下闳等天文学家体例《太初历》,恒定以孟春正月为岁首,春节日期由此固定,连续至今。
《太初历》对中国古代历法举行了哪些改革?《太初历》为何恒定以孟春正月为岁首?源自中国的夏历与源自西方的公历有何异同?四川省落下闳研究会副会长、西华师范大学传授杨小通常前担当中新社“东西问”专访,对此举行解读。


视频:【东西问】杨小平:《太初历》何以恒定孟春正月为“一元之始”?泉源:中国消息网
现将访谈实录择要如下:
中新社记者:春节劈头于何时?历代春节的日期与名称有什么差别?中国何时以孟春正月为“一元之始”?
杨小平:由于上古时期文献缺失,难以直接考据春节的劈头。有观点以为,春节劈头于中国殷商时期的年初岁末祭神、祭祖运动(腊祭)。另一种观点则以为,春节由虞舜鼓起。舜即天子位,领导部下祭拜天地,今后人们就把这一天看成岁首,也视作正月月朔。
固然中国人过春节的习俗由来已久,但“春节”一词在古代利用频率不高,多为表现“春季”意义的“春节”,与当代意义的“春节”有较大差异。如“既遇春节,难阻良游”(宋·尤袤《全唐诗话·王起》)、“春节前三日,江乡正小年”(宋·文天祥《二十四日》)。
2023年1月22日,夏历大年月朔,湖南湘西凤凰古城的苗族人身着艳服在古城内巡游。杨华峰 摄
当代意义的“春节”一词实为“一元之始”,也就是岁首。这一概念和意涵在差别朝代的称呼也有差别,先秦称“上日”“元日”“改岁”“献岁”等,两汉称“三朝”“岁旦”“正旦”“正日”等,魏晋南北朝称“元辰”“元日”“元首”“岁朝”等,唐宋元明称“元旦”“元”“岁日”“新正”“新元”等,清称“元旦”“元日”,春节地点的这一月则称“元月”。
毕竟哪一天才是岁首,历代的日期也不同等。夏朝用孟春元月为岁首,商朝用腊月(十二月)为岁首,秦始皇同一六国后行《颛顼历》,用十月为岁首,汉朝初期相沿秦历。
河南一位收藏者展示汉代“星辰镜”。慎重 摄
由于《颛顼历》的偏差越来越大,西汉元封元年(公元前110年),汉武帝命司马迁、壶遂等人议造改历。新历的体例履历六载,公元前104年,汉武帝颠末比力后,接纳邓平、落下闳、唐都体例的《太初历》。《太初历》以孟春正月为岁首,规定无中气之月为闰月。
《太初历》运行了188年后被新的历法所代替。中国每一个朝代险些都会修历,不停有新的历法出现。但这些历法只是让时间变得更精准,却都保存了《太初历》订定的以孟春正月为岁首、置闰的方式以及二十四节气的时间等。
辛亥革命后,孙中山在《暂时大总统关于颁布历书令》中让内务部编印新历书。随后又规定公历1月1日为“新年”,但不称“元旦”。
袁世凯上台之初,中国出现两种历法体系,一种为源自西方的公历,一种为中国传统夏历。1914年,中华民国内务总长朱启钤在《定四季候假呈》中将夏历元旦定名为春节,端午为夏节,中秋为秋节,冬至为冬节,报大总统,并获批照准。今后,遂称公历1月1日为“元旦”,称夏历正月月朔为“春节”,夏历新年以春节的面目出现。
2020年1月17日,在四川阆中举行的“阆苑仙葩”迎春灯会上的主灯浑天仪。王磊 摄
中新社记者:中国历法劈头于何时?《太初历》对中国古代历法举行了哪些改革?《太初历》为何恒定以孟春正月为岁首?
杨小平: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,中国天文学最早可追溯至距今8000年至7000年的新石器期间。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中的北斗星象图等考古实证表现,其时的先民已创建起比力体系的时空体系与天地宇宙的早期模式,并开端形成诸如二十八星宿恒星观测体系、四象体系、盖天宇宙学说等传统天文学的紧张概念。
天文学是体例立法的底子。相传在《太初历》之前,中国有《黄帝历》《夏历》《殷历》《周历》《鲁历》《颛顼历》,谓之古六历。但这些历法因文献资料缺失,无法正确考据其劈头。
《太初历》是中国有完备笔墨纪录和实物数据可考的第一部科学的传世历法,它不但恒定以孟春正月为“一元之始”,而且初次将二十四节气纳入中国历法中。
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创。它是根据地球在黄道(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)上的位置变革而订定的。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活动15°所到达的肯定位置。
2024年1月20日,《岁华纪丽——天津博物馆馆藏二十四节气文物英华展》在天津博物馆开展。佟郁 摄
节与气是两种差别概念。商从前,中国已出现春分、秋分、夏至和冬至四气。商朝时,古人将每气的长度一分为二,建立了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四节。二十四节气的体系在战国时期已根本形成。公元前104年,落下闳校正了节气序次,让天文历法更顺应农业生产时令。
《太初历》之以是能恒定以孟春正月为岁首,是由于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。农耕讲求春播、夏种、秋收、冬藏,以十月为岁首或是以立冬为岁首,均与生产生存有较大收支,以孟春正月为岁首更符合农业生产必要。
中新社记者:为什么落下闳被英国科技史名家李约瑟(Joseph Needham)称为“天文史上最辉煌光耀的星座”?
杨小平:落下闳在体例历法的过程中发明“通其率”,这种近似分数的算法,因靠近当代数学意义上的“连分数—渐进分数”法,被当代学者称之为“落下闳算法”,其对南北朝祖冲之的“缀术求π”、南宋秦九韶建立“大衍求一术”,可谓均有极大开导。
2024年1月18日,“春节老人”在阆中古城给游客送福。因落下闳体例了中国有笔墨纪录的第一部完备历法《太初历》,并初次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,因此也被称为“春节老人”。张浪 摄
落下闳基于体系观测、数学算法、逻辑布局的一系列创新,形成了“落下闳体系”。“落下闳体系”也常被与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建构的“托勒密体系”比力。
托勒密将前人的“地球中央体系”加以改进而形整天文体系。“托勒密体系”受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影响,器重部门分析,以为用球和圆轨道构成的体系是完善的。“落下闳体系”则受道家和天然主义的影响,器重团体综合,以为把各种周期化为整数是完善的。
在李约瑟总结出的落下闳所处期间东西方天文发展十大成绩中,落下闳占其三——包罗体例《太初历》、提出“浑天学说”、发明“通其率”。因此,落下闳也被李约瑟称为“天文史上最辉煌光耀的星座”。
2024年1月18日,阆中民风亮花鞋演出。张浪 摄
为怀念落下闳的天文成绩,2004年9月16日,经国际天文学团结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答应,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将一颗国际永世编号为16757的小行星定名为“落下闳星”。
中新社记者:源自中国的夏历与源自西方的公历有何异同?
杨小平:如今天下上通用的历法——公历,产生于6000多年前的古埃及。古埃及人发现尼罗河每次泛滥之间约莫相隔365天。同时,他们还发现,每年的某一天清晨,当尼罗河的潮头来到本日开罗附近时,天狼星与太阳同时从地平线升起。以此为根据,古埃及人便把一年定为365天,一年分为12个月,每月30天,年末加5天作为节日,这就是埃及的太阳历。
2024年2月4日,立春节气,在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下廓村中麻屯,村民砍糖料蔗时削蔗壳。中国农业生产与二十四节气有着精密的接洽。龙涛 摄
中国现行的夏历属于农历与阳历的合历。夏历根据月相的变革周期,每一次月相朔望变革为一个月,参考太阳回归年为一年的长度,并参加二十四节气与设置闰月以使均匀积年与回归年相顺应。
对比西方公历与中国夏历,可以看出二者在计时方面有诸多差别,如公历将一年365天禀为十二个月,而夏历将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,平年有十二个月,闰年则有十三个月。这是由于中国夏历体例的出发点是为农业生产服务,在某些年份会增长一个月来确保夏历与现实季候的对应。而公历重要是根据天象观测的效果体例。
别的,由于地球的自转具有不平衡性且渐渐变慢,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也不是匀称的圆形,太阳、玉轮的运转不停变革,以是时间也不停变革。现实上,没有任何历法可以永久稳定,东西方的历法都必要不停举行调解。
随着人类对宇宙运行规律把握的进一步深入,昨们本日所接纳的历法也会在实践中不停改进美满。东西方历法之变,也是人类天文学、数学、物理学不停向前发展的缩影。
专家简介:
杨小平,文学博士,汗青文献学博士后,四川省学术和技能带头人,四川省落下闳研究会副会长、四川省落下闳研究中央副主任,西华师范大学二级传授。研究训诂、《三国志》、敦煌写卷、明清写本、辞书编纂、俗字鄙谚、新词新语等。主持国家社科基金“清代写本之鄙谚词研究”“清代手写文献之俗字研究”、教诲部青年项目“1912-1949年汉语新词语研究”、国家语委重点项目、四川省哲社规划重点项目、高校古委会重点项目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x

使用道具 举报

全部评论 0

热文

所属版块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
说说你的想法......
0
0
0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