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嘉诚急着抛售房源,坏心却办了功德,香港市民都在喊:谢谢啊! ...

来自版块 问答
254
5
7月尾,李嘉诚家属旗下长江实业忽然抛出“大湾区双居生存”筹划,将惠州、中山等地的400套房源以“骨折价”倾销市场。



惠州泷珀花圃51平米户型单价跌破9000元,东莞海逸豪庭别墅代价较2023年高位腰斩60%,最低总价仅40万港元(约36万元人民币)。
合法人们惊奇于这位“超人”的疯狂甩卖时,跨境巴士上挤满了香港看房客。退休老人、年轻夫妇举着盘算器,脸上洋溢着难以置信的高兴:他们发现,同样的钱,在香港连茅厕都买不到,在大湾区却能圆住房梦。

囤地把戏:26年练就的资源炼金术


东莞海逸豪庭的别墅样板间里,落地窗外是经心打理的花圃。贩卖职员不会自动告诉买家的是:脚下这块地皮,是李嘉诚在1999年以不敷千元/㎡本钱囤下的。



纵然如今1.8万元/㎡“甩卖”,地皮增值收益仍超180倍。这不是个例。翻开长江实业的资产清单,时间跨度令人咋舌:
北京姚故里地块2001年购入价1750元/㎡,2025年七折抛售后仍赚40倍;惠州泷珀花圃原始地价仅数百元,现在“腰斩价”卖出还是盆满钵满。
这种“囤地-慢开辟”模式的精华在于三重套利。政策套利:钻了早期地皮审批宽松的空子,规避当前严控开辟周期的政策。



税负转嫁:赶在地皮增值税整理前抛售,将潜伏60%税负甩给接盘方;周期对冲:用超长开辟周期平滑经济颠簸,2008年金融危急靠人民币升值对冲风险,2025年又借港人北上潮套现。
当本地房企在“三道红线”下挣扎求生时,李嘉诚用时间杠杆将地皮酿成“印钞机”。东莞项目即便贬价62%,仍净赚38亿元。这那里是亏本甩卖,分明是汗青红利的终极收割。
长江实业的营销中内心,香港退休护士签完购房条约,手还在微微发抖。她刚用44万港元买下惠州泷珀花圃51平米的一居室。



这笔钱在香港天水围只够买4平米。门口停着的免费跨境巴士,满载着像她如许的600多名香港买家穿梭深港。
这场抛售精准戳中香港民生痛点。香港房价高不可攀,65岁以上老人占比达21.2%,青年外流加快,平凡市民的住房需求恒久被克制。
李嘉诚团队算准机遇:广深港高铁和跨境巴士把通勤时间压缩到1.5小时;跨境付出简化让人民币结算流通无阻;更绝的是广告词:“在香港连茅厕都买不起的钱,这里能买三房!”



市场反应火爆。惠州300套房源一周内被抢购一空,东莞别墅成交价创五年新低。外貌看是港人捡了自制,实则是资源精准收割购买力。
用香港1/20的单价激活了30.8亿元的跨境置业潮。那些欢呼“谢谢诚哥”的退休西席大概不知道,本身正用养老钱接盘26年前的地皮红利。

市场震荡:骨折价引发的连锁反应


长江实业的“骨折价”海报刚挂出,惠州本土开辟商的集会室就炸了锅。“他们卖9000,昨们只能跟到8000!”



某房企营销总监对着电话咆哮。当局连夜出台“限跌令”:新盘单价不得低于存案价的85%,试图制止代价踩踏。
这场抛售像一面照妖镜,映出楼市分化原形。非焦点区如惠州,商品房去化周期凌驾40个月,中山某些项目被迫七折跟抛。
焦点地段如深圳前海、广州珠江新城,代价跌幅不敷5%,南山万万豪宅成交量反增21%。深圳取消限购后出现诡异征象:



二手房成交量涨36.6%,均价却跌1.5%。有价无市的困局仍未破解。更暴虐的是代价陷阱。惠州某楼盘2021年1.2万/㎡购入的业主,面临8632元/㎡的“骨折价”,资产缩水近30%。
乃至部门卖家,还陷入了负资产逆境。当香港买家庆贺“捡漏”时,高位接盘的本地投资客只能在空置率攀升中等候黎明。
大湾区抛售只是李嘉诚环球资产重组的冰山一角。回看他的退却门路堪称教科书:2013-2016年抛售上海、广州写字楼;2020-2024年七折甩卖北京御翠园,清仓英国港口。



2025年打包处置惩罚大湾区住宅,连香港深水湾45亿祖宅都挂牌。累计套现超2500亿港元,外洋资产占比突破60%。
资金如潮流转向新赛道:英国电网、东南亚聪明港口构筑基建防线;氢能储运、Moderna创新药企抢占科技高地;1800亿港元现金储备随时扑向欧洲可再生能源市场。



地缘政治暗流涌动。本年3月,李嘉诚试图将含巴拿马运河船埠的环球港口卖给美国资源,被中国反把持检察叫停。
云云敏感时候加快套现房产,既规避政策风险,又为受挫的外洋结构输血。这场资源迁移到处表现着穿越羁系高墙的生存聪明。

政策东风:本地赴港买楼松绑在即


当李嘉诚把大湾区房子卖给港人时,香港正酝酿反向吸引本地资金。财务司司长陈茂波透露:正研究放宽本地来港人才调资金买楼限定。



停止本年6月尾,香港各项人才筹划获批近33万宗,22万人已抵港。这些“新香港人”大概成为楼市生力军。美联团体马泰阳分析:
本地买家占香港一手私宅成交量31%,偏幸中高端物业,若政策松绑,该比例有望升至45%,成交金额占比或达60%。
与香港“撤辣”(取消非永居买家30%印花税)形成共振,跨境房产的“虹吸效应”正在显现。风趣的双向活动正在形成:



香港中产北上买低价房,本地精英南下购“硬通货”。这种循环背后是大湾区深度融合的一定:当一小时生存圈从蓝图酿成实际,房产设置的逻辑已被彻底改写。
汗青总是布满辩证:夺目的套现算计,可巧激活了跨境民生需求;囤地26年的资源游戏,不测加快了大湾区融合历程。
大概正如网友讥讽:“谢谢诚哥让昨们住得起房”。在弘大叙事与个体运气的交汇点,贸易逻辑与民生福祉找到了戏剧性的共鸣。

参考资料:
《李嘉诚再次抛售400套房产,哪些市场信号值得关注?|贸易微史记》——界面消息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x

使用道具 举报

全部评论 5

大概你可以质疑李嘉诚品德,但是不能质疑他的眼光和嗅觉
5 天前
1000买入1万八卖,180倍小编你妈教你数学吧
5 天前
本身费钱买的东西怎么不能卖?你也可以买啊。
5 天前
低价卖房是坏心,高价卖房是美意。
5 天前
带脑筋出门的都清晰的知道李嘉诚不配做个大公至正的中国人。
5 天前

热文

所属版块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
说说你的想法......
0
5
0
返回顶部